西安正处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阶段,未央区作为西安“北跨”发展“桥头堡”,在发挥区域经济协同带动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。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未央分局作为辖区国土空间规划(以下简称“国空”)编制牵头部门,在市国空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未央区委、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通过3年多的探索实践,结合自身特点,编制《西安市未央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1-2035年)》,形成“一核两廊一片筑底线,一心一轴六极谋发展”的发展格局,从横向结构优化到纵向创新协调发展,高效融合产业、环境、土地和交通等因素,为破解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和城市发展等日益突出的问题,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探索“未央经验”。
构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首善区
未央区地处西安市行政中心所在地,因境内汉未央宫遗址而得名,意为“繁荣兴盛,不尽不衰”。未央区,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,是全国“百强区” ,全省“五强区”,全区土地面积264.41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189.14万人。
【资料图】
古往今来,繁华市井是未央城市的魅力象征,悠久的文化历史,重要的地理位置,决定了未央区要担负起打造西安国家中心城市首善区的新职责。根据这一目标,未央区将“文化未央、品质未央、创新未央、长乐未央”作为战略定位,形成“一核两廊一片筑底线,一心一轴六极谋发展”的国土开发保护总体格局。一核,泾渭灞三角洲国家级湿地自然公园;两廊,渭河生态人文滨水景观廊道、灞河生态人文滨水景观廊道;一片,福银高速以西基本农田;一心,行政中心;一轴,古都文化发展轴;六极,创新产业极、枢纽经济极、产创服务极、商务服务极、历史文化极、科创服务极,为全市可持续发展做出整体规划,全面发力。
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协同样本
作为西安市行政中心所在地,未央积极发挥自身优势,推进与高陵区、临潼区、阎良区等西安跨渭河主要区域合作范围,深化“功能互补”,探索“总部、生活+生产”两地协作发展模式,形成“双核联动、板块协同、多点环带”的高质量产业空间,不断做大做强“朋友圈”。
围绕凤城八路、未央路进一步强化行政管理与服务功能,建设创新载体,打造大西安都市创新的标志区域的都市中心核;围绕西安北站,打造门户形象,吸引企业科创总部集聚,打造环绕西安北站的科创总部集群的枢纽中心核;形成以行政中心为核心的政商板块、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中心形成的文化板块、以草滩工业园为中心形成的智造板块、以团结片区为中心形成的宜居板块。
构建科创总部、产创服务芯、浐灞商务中心、生态之芯、科创之芯、智慧之芯、商业之芯、文化之芯、“工业之芯”等特色产业能级,塑造“环未央”区域特色多点环带产业带和“加速器”。
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样本
未央区作为西安城市的北大门,积极融入西安“北跨”战略,充分发挥重要战略作用,推动渭河两岸道路互通共享共融。全力推进北辰大道快速路北延伸、尚稷路立交等重大项目建设,提升外联内畅水平,构建高效畅达绿色交通体系,打造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样本。
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枢纽就是要在路线、路网、交通方式等方面“下足绣花功夫”,提高运输效率、提高城市竞争活力、促进经济快速发展、加强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力。未央区强化对外交通枢纽的功能,完善西安北站集疏运系统,强化对外-对内客流、物流转换功能。加快枢纽周边区域综合开发,推动站城一体化发展,打造特色鲜明的现代交通综合体;构建网络化、多层级、高标准的道路交通体系。区域内规划形成“一环三放射”的高速路网结构和“三纵四横”的快速路网结构。加密次支路。构建“轨道+公交+慢行”三网融合绿色交通系统;建多层次的轨道交通服务体系。引导人口、就业岗位向轨道站点周边集聚;推进轨道站点与周边建筑物的互联互通;强化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融合,让“人车路”无缝连接,实现降低运输成本,提高运输效率,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。
构建耕地保护和城市发展新样本
推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,耕地保护和生态平衡是两条基本红线。为了解决好土地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问题,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未央分局将城市周边的耕地、林地、水源地等重要生态资源进行全域规划,整体布局,避免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过度利用,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,提高城市生态质量,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。
未央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。严格落实市级下达的耕地保护任务,执行最严格的耕地“占补”和“进出”平衡制度。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、坚决抑制耕地“非农化”“非粮化”。每年6月25日期间,未央区集中组织开展土地保护宣传专题活动,不断引导居民和企业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,提高土地保护意识,筑牢生态屏障安全。
一直以来,“推窗有景,出门见绿,四季有花。”是未央区一直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,全面推进节约型、生态型和功能完善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,全域构建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”,打造“拥河环水、城址相依”的生命共同体,构建“一核、两廊、多点”生态保护格局。
一核,泾渭灞三角洲国家级湿地自然公园;两廊,渭河生态保护廊道和灞河生态保护廊道;多点,未央湖、汉城湖、城市运动公园等各级各类公园绿地。在公服设施体系方面,规划融合“宜业、宜居、宜游、宜养、宜学”38个15分钟生活圈和6个公共服务中心。
针对辖区汉长安城和唐大明宫两大国家级考古大遗址,规划构建“两轴、两园、两带”的文化空间格局。两轴,汉文化历史传承轴、唐文化历史传承轴;两园,汉长安城国家文化公园、大明宫遗址公园;两带,周秦汉唐都城遗址演变带、渭河生态文化带。让文化滋养城市,打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。
按照“大西安北跨战略核心辐射区”目标定位,积极实践北跨发展战略,按照“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”“国际化消费中心”“中华文明标识地”等目标,全面推进徐家湾片区、未央路片区、汉长安城片区、六村堡片区、未央湖片区的城市更新,加速推进未央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高端跃升。
大道如砥,行者无疆。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,一次创造性的未央历史,一张呼之欲出的“规划蓝图”,“未央人”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,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,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,促进区域协调发展,推动创新和科技进步,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,为西安高质量发展贡献未央力量。
李鹏 杨娜
来源:三秦都市报
编辑:王莉文
标签: